四句偈語:看破萬物的本質
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
經文簡介
《金剛經》源自印度,記錄佛陀釋迦佛尼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對話,是佛教重要經典與教義精華,廣泛流傳到中、日、韓等東亞各國。內容引導人們藉由修習無住、無相、無我等空性 — 不執著萬物、超然物外但又入世其中的心法,指引人們認識、應對並超脫無常世界,達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的「空相」,獲得般若波羅蜜多 — 注重萬物本質的究極大智慧。透過此經,讀者可深入了解佛教的哲學觀與人生觀,引導人們超越自我執著的迷惑進而覺悟,最終無私協助他人解脫的大乘佛教法門。
《金剛經》全書共32個章節,開篇須菩提問佛陀如何修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如何降伏其心(如何獲得至高無上正本正覺、究極的大智慧並安定自己躁動的心),佛陀則嘗試用諸多方法因材施教,大意如同鳩摩羅什譯本中「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: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、布、施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、福德不可思量」的空之境界。「無住」即不執著於任何事物,也不執著於自我;而「無我」即一切現象皆無自性,無固有的實體。這種觀念挑戰了人們對於自我存在的認知,引導讀者超越對於自我的執著,達到解脫的境界。書中也提到了「無相」、「無願」等觀念,教導我們要超越形相、願望和執著,認識到一切現象都是無常、無我、空性的,進而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,引導讀者思考世界的本質和真相。
Q: 如何修得正果?
A: 悟道、領受並持續修行 = 1.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X 2.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X 3. 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
1.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
一切現象的空性,即所有的相貌、形象、事物都是虛幻的,與世俗眼中的實相有所不同,在佛法的觀點中,一切現象都是無常、無我、空性的。「相」指的是所有的外在現象和內在心境,包括物質、感受、知覺、思想等。佛法教導我們不要對這些相執著,因為一切現象的存在和形態都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,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,更不該將自己與他人、事物劃分為不同實體,產生分別心。認知到自己的不足、傲慢與偏見是虛妄的一部分,體認到別人的優點、成就和地位也僅是暫時的過眼雲煙。昨天才剛下過一場暴風雪,今天又像沙漠般炎熱,足以體現外在環境劇烈變化的無常。昨天和家人吵架心情盪到谷底,明天和好又快樂似神仙,足以展現內在心境變化的虛實夢幻。紅樓夢也看破了這點,才處處穿插敘述好了歌、偈語、夢境等情節。佛用平常心看待無常,也用無常心看待平常,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,而唯一改變的就是不變。
2.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
我們的心應該超越對任何特定人事物的執著,以開放、自由的態度去面對世間的一切,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,從而達到內心的平靜和解脫。「應無所住」指的是不要執著於任何一個特定的境界或狀態,不要讓自己的心受到外在因素的束縛,把所有的思考、成見、信念都拋掉,只剩下流動的空白,最後連這種想法及概念都拋掉。這並不是說要完全放棄對事物的關注或不作為,而是要以一種超越執著的態度去面對,不受任何事物所限制,得以超然萬物之外,但又知身為其中。「而生其心」則是指在這種無所住的狀態下,我們的心可以自由地生長、發展,保持開放、包容的態度,迎接能看清萬物本質的般若大智慧到來。因此,這也暗示了學佛更不應執著於任何法門,吃素、齋戒、持咒、誦經、布施、行善等都只是入佛門的方法,若悟了,就應當捨棄,要捨棄所有念頭,回歸一張白紙,更捨棄白紙的概念、捨棄概念本身、捨棄文字及一切相,不拘泥於任何事物,終歸於空。因此,佛家雖有諸多流派,但真正的佛學應超脫流派,僅關注於學佛與成道本身,僅專注於自身成為空與持續保持空的修練過程,而非爭論誰為道統。黑貓白貓,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;誦經持咒,能讓人入空門的就是好法。
3. 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
當我們看清一切現象背後的虛妄、空性和無常,就能夠證悟到如來的真實本性,初入佛門。在佛教的教義中,「如來」指的是佛陀的真實本性,也是每個人內在的佛性。當我們能夠超越對現象的執著和自己的執念,看到一切現象的虛妄和空性,就能夠證悟到如來的真實本性。這意味著我們不再被現象所迷惑,不再受到外在因素的束縛,而是能夠看到事物的真實本質,體悟到一切皆是無常、無我、空性的真相,即通過觀照一切現象的無常、無我、空性,超越執著,最終證悟到如來的真實本性。因此,佛學比其其他宗教教派,更像是一種人生處世哲學,而非盲目的偶像崇拜。釋迦牟尼提倡的是「聞法後人人皆能修身成佛」、且「成佛後人人皆能助人成佛」,是貫徹尊重、平等、博愛、共存、共生、共好的利他也利己的偉大思想,絕非提倡互相攻擊與詆毀,這或許也是為何世界歷史中佛教鮮少發生鮮血鬥爭,而其他宗教卻常常釀成宗教清洗悲劇的緣故。
Q: 極樂世界之法門所在何處?
A:極樂大觀世界 自在眾菩薩心中
每個人嚮往的極樂世界各有不同,喜歡山林之人的極樂世界也許是投入山林與田園的歸隱、科學家的極樂世界或許是窮盡科學的科技國度、憂國憂民的社會學家的極樂世界則可能是人人安居樂業、快樂生活的世界大同。但到底誰的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極樂世界?回歸金剛經之「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」,所有人心中的極樂世界,僅是我們對幻想中理想鄉的個人投影,而不見極樂世界的真實全貌。那麼,甚麼才是極樂世界的本質?化為虛空嗎?我不這麼認為。
或許,真正的極樂世界允許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理想世界,同時不囿於自身的世界、更不毀及他人的世界,因為人人都理解理想世界的本質。在這理想鄉中,人人皆能懷抱自由、平等、博愛的精神,尊重每人都以世界的本質為模板,成為自己的造物者、成為自己的神佛、也成為度化他人的菩薩,幫助他人創造他們自己的理想,更允許世界的三千萬千種大千相貌同時存在,並超然而安之。以宗教為例,當在主持天主彌撒的教宗旁邊,能坐著正在齋戒的伊斯蘭教徒、不遠處更傳來猶太教拉比的講道,與眾教教徒的鼓掌喝采,屆時名為宗教之都的耶路薩冷,才能真正成為全人類的宗教文化資產,宣示全球盛世的到來,擁抱著理想國的到來。耶路薩冷不該成為如今猶太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什葉派及伊斯蘭教遜尼派教徒們各自擁護的兵家必爭之地,充斥由宗教仇恨引發的無謂鬥爭與報復煉獄。
如果說阿德勒心理學強調每個人都可以定義並重新創造自己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那麼金剛經佛學意在點醒大眾:你或別人所認為、認識、認定的世界,不過是由你自己跟別人定義出來的,此皆非世界的完整真實全貌;萬物非真,但有其真,是名其真,世界仍有其真實存在的本質,只是或不是我們目前或過去見到的表象,也不是我們所定義的樣子,只是因為人類被其渺小的認知局限,我們仍無法窮盡其本質罷了。We don’t know what we don’t know. 我們不會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,但世界的全貌與本質永遠等在那裏,等著我們哪天有人能突破人類思維的渺小,抵達彼岸無盡的般若涅盤,如彌賽亞般歸來、傳道與世人。
總結
“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”
《金剛經》內容深奧,且以文言文書寫,對於初學者來說,可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來理解其中深意。此處推薦讀者先看好入門的佛學解釋影片或先讀經文註解書籍,再閱讀文字藝術性及深度兼具的鳩摩羅什譯本,進而全面理解本書大道至簡的空相真義。閱讀《金剛經》能幫助人們擺脫執著,達到心靈的平靜與解脫,了悟空性與無我等概念後再棄捨得證,指引我們找回內心清澈澄明的本性,更成就指引自身與他人成佛的菩薩之道。金剛經不僅是一部宗教經典,更是一部指引我們走向內心平靜和解脫之路的智慧之書。透過理解和實踐《金剛經》,讓我們一起走向覺悟之路,實現心靈的解脫、平安和智慧,並且在人生的旅途中獲得更深層次的覺醒和成長。
評分:10/10分 推薦指數:5/5星